呼兰的心愿:考上清华大学

创建时间:
2023-11-21 00:12:43
来源:
新华网
编辑:
甘迪格

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19日电(李国栋 石毅)课间,呼兰来到教学楼的走廊跟同学聊天、玩耍。冬日午后的阳光透过干净的玻璃窗洒满走廊,孩子们的嬉闹声、笑声,不时在温暖的空气中回荡。

  今年16岁的呼兰,是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三中高二年级学生,她从小跟随父母从蒙古国乌兰巴托来到二连浩特学习汉语。她说:“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,快高中毕业了,我的心愿是考取清华大学,学习更多中国文化。”

  呼兰学习很用功,她平时的考试成绩已经超过了国家汉语水平考试(HSK)六级的分数线,这个考试成绩让她距离考取清华大学的理想又近了一步。

  在二连浩特生活、学习的日子里,呼兰交到了很多中国好朋友,爱笑的安格尔(音)就是呼兰的好朋友之一。呼兰说,安格尔性格开朗,在学习上给了她很多帮助。好朋友之间经常用汉语交流,有时候也会一起去吃她最喜欢的中国美食——火锅、麻辣烫。

  呼兰去过河北等地方旅游,在她看来,中国很大,城市也非常繁华,春节、元宵节、中秋节等节日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,这都是吸引她要考取清华大学的原因。

  呼兰的汉语阅读老师苏日娜已经从业15年,她教过的很多蒙古国籍学生已经是中国一些大学的毕业生。学生乌德巴拉(音)在上海读完大学后,回到乌兰巴托创立了一家物流公司,师生间经常通过微信交流。

  苏日娜说,蒙古国对中国大学毕业生很认可,学生们回到蒙古国基本都能找到工作,或者自己创业,留在中国的也很多。

  二连浩特市三中党支部书记三杰粗略统计,从1996年学校招收第一名蒙古国籍学生到现在,累计有400多名学生考取了中国的大学。

  三杰说,这些学生大学毕业后,不论是回到蒙古国,还是留在中国,大多数从事与汉语有关的工作。通过这些学生,更多的国际友人进一步了解了中国。

  二连浩特市拥有我国对蒙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,作为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,在二连浩特市第二幼儿园、第五小学、第一中学、第三中学、内蒙古师范大学二连浩特国际学院,目前共有337名蒙古国籍学生在读。一些学校的毕业生考取了浙江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、哈尔滨工程大学、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。

  学长们的故事无疑影响着呼兰,而此时站在“阳光走廊”里的呼兰,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未来同样憧憬。她说,读完大学会留在中国,继续更好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。


编审:孙敏  审核:白静

精彩评论

表情包 发表
  • 😁
  • 😁
  • 😂
  • 🤣
  • 😃
  • 😄
  • 😄
  • 😅
  • 😆
  • 😉
  • 😊
  • 😋
  • 😎
  • 😍
  • 😘
  • 😗
  • 😙
  • 😚
  • 🙂
  • 🤗
  • 🤔
  • 😐
  • 😑
  • 😶
  • 🙄
  • 😏
  • 😣
  • 😥
  • 😮
  • 🤐
  • 😯
  • 😪
  • 😫
  • 😴
  • 😌
  • 😛
  • 😜
  • 😝
  • 🤤
  • 😒
  • 😓
  • 😔
  • 😕
  • 🙃
  • 🤑
  • 😲
  • 😖
  • 😞
  • 😟
  • 😤
  • 😢
  • 😭
  • 😦
  • 😧
  • 😨
  • 😩
  • 😬
  • 😰
  • 😱
  • 😳
  • 😵
  • 😡
  • 😠
  • 😷
  • 🤒
  • 🤕
  • 🤢
  • 🤧
  • 😇
  • 🤠
  • 🤡
  • 🤥
  • 🤓
  • 😈
  • 👿
  • 👹
  • 👺
暂时没有评论。。。
请用手机观看